(美美美)-台東旅遊網
 
最新留言 最新圖片
旅遊新聞 Travel News
繁衍.祈福與保護—背兒帶文化特展
2014/08/06 | 分享: 【記者:台東特派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
 
活動日期:2014/08/08~2015/03/01 繁衍、祈福與保護:背兒帶文化特展 第一特展室 一條背巾、一件蒙被,勾出多少大家塵封的記憶,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繁衍、祈福與保護-背兒帶文化特展』邀您一同認識、感受、體驗背兒帶的文化精髓。特展展期自88節起至2015年3月1日, 帶領大家認識背兒帶的歷史,展示各地繽紛的背兒帶及背兒帶衍生的藝術與文創品,並透過學術研究與大家探討背兒帶的深層意涵。 生、養、背小孩是每個家庭都曾經歷的過程,也是共同的記憶。不同的地方、文化、族群也都有著不同的記憶、特定的習俗或使用的物件。因此「繁衍、祈福和保護-背兒帶文化」特展由史前館、輔仁大學、民間企業麗嬰房、民間團體台灣碧波關懷地球人文協會共同策劃了以背兒帶(baby carrier)為焦點,透過物件、物質文化來傳遞、展示抽象的概念:「愛」。 史前館表示:本特展內容從臺灣本土出發。在地理的向度上,擴及臺灣周邊之亞洲民族,涵蓋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婆羅洲、巴里島、西伯利亞等地之南島語族與南亞民族背兒帶與育兒器物。不同族群之間,依據不同的文化、生活習慣、氣候、禮俗及美感經驗,發展出型制、特色各異的背兒帶,貫穿其中是關於繁衍、祈福與保護的觀念,而『愛』更是永久共通的語言。 特展更邀請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的黃盈嘉老師擔任「特展藝術家」藉由藝術創作及服裝設計呈現她對於親子關係、育兒、家庭關係身份轉換的感受及情感。此外,還規劃了文創產品設計的展示區,透過麗嬰房顧問藍采如女士20年來走訪各地收藏與兒童有關的傳統織品,再以東方流行美學運用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圖騰元素與線條及豐富視覺表現,創作兒童服飾,呈現「愛的傳承」。 台灣閩式「拼花蒙被」 製作年代:56年前 尺寸:寬89×長91 cm 作者:江林阿英 (80歲)她生了九位孩子,全由這件蒙被包過 台灣漢式背兒帶,由一條四、五百公分長的揹巾,和長方形的拼花蒙被組成。天熱時,單以揹巾將小孩繫於後背,冷天時再蓋上蒙被保暖。作蒙被時,先將碎布剪成三角形,配搭色塊,最後才拼縫成花。據說,這種向鄰里親友索碎布的習慣,表現出勤儉民風,也寓含新生兒「福納百家」之意。
回上一頁



 
關於我們廣告刊登客服信箱 合作提案 隱私權政策 線上付費
客服信箱:mmchured@gmail.com